他山之石
学校构建家校合作的方略
发布者: 督导室日期: 2014-05-29

一、转换立场,从学校工作的应景性走向家长需要性。家校合作是学校办学改革、走向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学校应付上级教育督导部门检查的应景工作甚至是花瓶工程。要从学校本位走向家长本位,学校更多关注家长的兴趣和需求,尽可能选择家长喜欢的方式,考虑家长的真正需要。

二、加强培训,从形式上的家校合作走向有效的亲师合作。要侧重微观层面的家校合作即由一个个的教师个体与家长个体之间的,能真正落实亲师合作和互动。因此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家教沟通素养,掌握指导技巧、沟通策略、沟通内容。

三、提升参与度   家长倾心参与要比学校单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困难得多。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家长参与的力度,提升家长参与学校的自信心和能力,尤其要重视家委会组织机构的功能的发挥。

四、创设多种条件

掌握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条件:学校不能一厢情愿,重家长名气或地位,搞拉郎配。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必须自身有意愿、有时间、有专业知识、无私心、并且学校有参与的制度;重视家校合作的多种形式: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册、电话联系、家长园地(布告、橱窗)、校报校刊(家长校报)学校网站、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服务、家长一日督导、学校设家长接待室、家校互动平台、微信等。

规范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教育理念和方法、孩子的学习状况、孩子在校纪律、行为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孩子的个性与人际交往、孩子的兴趣爱好。

五、重视常态化制度建设 《人民教育》2014.8 刊登闵行区家庭教育常态化建设的经验,包括:1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建设;2家长学校的办学与管理;3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4家庭教育的指导菜单进家庭;5.提升教师家庭教育的素养;6家庭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使用。

2006 © 版权所有 虹口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